2019-11-13 11:26 编者:上海禾新医院
妥瑞儿常常会有一些重复的行为,有时候还真不大好区分这些是复杂的抽动(complex tics)还是强迫行为?
常见的重复行为,像是
1. Touching
喜欢碰一下、摸一下东西。
2. Counting
喜欢数数、记数。
3. Just right phenomena
这个词很不好翻译,姑且翻成「恰到好处」的感觉。
举实际的例子说:
孩子做每件事都必须重复特定的次数才会觉得「刚好」。
试穿第「3」件衣服才愿意穿
每件衣服都要闻「3」次
睡前妈妈必须亲他「3」次,才愿意上床睡觉
说话的开头都要重复三次:
“妈妈、妈妈、妈妈我回家了,我我我跟妳说…….”
……
没做满「3」次或少于「3」次,孩子都会觉得怪怪的。
另一个例子:
孩子觉得自己的梳子不在梳妆台上「刚好」的位置,她就重复拿起梳子再放回去,一直重复直到觉得「刚好」。
4. Symmetry (evening-up)
极度重视对称及平衡。
身体两侧都必须有平衡、相同的感觉,例如两边裤袋里的重量、大小必须相当,一边有两个10元硬币,另一边也必须是两个10元硬币的重量。
或者孩子花很多时间绑鞋带,一定要感觉两脚的松紧感觉一致。
5. Ordering
坚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。
例如鞋柜里的鞋子必须是依“爸爸的、妈妈的、哥哥的、我的鞋子”这个次序放好,乱了孩子就很生气。
6. Hoarding
收藏癖,特别是收集那些没用的东西,像是用过的纸张、掉落的乳牙。
7. Phobias
恐惧症,过度害怕某些东西(蟑螂?)或某种情境(大大小小的孔洞?密密麻麻的东西?)……
8. Washing
重复地洗手或洗澡,总觉得不干净。
9. Checking
不停地检查,深怕忘了关某一扇窗,深怕遗漏了某个东西。
…
看看自己或孩子中了几样?
「复杂型抽动」跟「强迫行为」的确不好区分,但是因为两者的治疗方式不同,我们还是需要有辨别的能力。
1. 「复杂型抽动」孩子通常会先感受到一种「前兆性的冲动」 (身体不适的感觉),为了缓解这些不适感,孩子会做出一个抽动。
接着他会感受到冲动释放的舒适感,而这种冲动释放的舒适感,让孩子变得愈来愈喜欢动一下。
最后让抽动得到负向的增强,孩子不会因为抽动感到心理上的难过或痛苦。
「强迫行为」常常是因为先出现强迫的想法,像是「不理性的害怕」被伤害或害怕可怕事情的发生。常伴随着焦虑、内疚或心理上的痛苦。
强迫行为常常会伴随特定的仪式性行为,例如一定次数,一定顺序或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(例如睡前)。
2. 药物治疗反应不同
药物治疗的反应有助于区分「复杂型抽动」跟「强迫行为」,因为两者都是生理问题。
「复杂型抽动」对多巴胺拮抗剂(dopamine antagonist)反应良好。
「强迫行为」则对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(SSRIs) 反应良好。
3. 行为疗法不同
抽动症、妥瑞症适用「习惯反向训练」Habit Reversal Training (HRT)
强迫症则适用「暴露不反应法」Exposure Response Prevention (ERP)
Touching:喜欢碰一下,摸一下东西。
Counting:喜欢数数,记数。
Just right phenomena:一定要「恰到好处」
Symmetry (evening-up):极度重视对称及平衡。
以上属于「复杂型抽动」
Washing:重复地洗手或洗澡。
Checking:不停地检查,
以上属于「强迫行为」
薛常威
上海禾新医院 儿童生长特别门诊
简历:
联新国际医院小儿科主任
台北医学大学医学士
台湾小儿科专科医师
台湾小儿神经科专科医师
台湾马偕医院小儿神经科专科研究员
台湾发展迟缓儿童早期疗育协会会员
台湾医用超音波医学会会员
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及免疫医学会员
擅长:
小儿脑神经疾患(发展迟缓、癫痫、颈痛、睡眠障碍(小儿夜惊)、妥瑞症、不自主动作、脑部血管异常、行为异常、学习障碍、言语与语言迟缓、晕眩等神经相关问题)、美式儿保检查。
咨询专线:021-61957888转6830
喜讯!妥瑞症大麻素(cannabinoid)新药,改善症状超过25%
— 关注我们 —
咨询电话:021-61957870
禾新医院院址:徐汇区钦江路102号
辰新医院院址:长宁区东诸安浜路1号
— 部分合作商保 —
商保信息咨询:021-61957821
— 联新国际医疗 · 公众号矩阵 —
线上预约 · 在线咨询